車研咨詢發布的《2020-2025年中國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鏈市場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(2020版)》,對全國500多家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鏈的企業、31省市/近300個地級市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政策規劃、企業投資布局、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、加氫站建設等進行了詳細的分析。
下載:報告詳細目錄(附件1)
報告詳細目錄(附件2)
全國31省市、近300地級市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產業投資布局(2020版)(500多頁)
手機在線閱讀,微信掃描二維碼
湖北省及各地級市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投資布局分析報告(2020版)
手機在線閱讀,微信掃描二維碼
更多相關內容關注公眾號

2020年9月22日,《武漢市氫能產業突破發展行動方案》公布。提出了氫能產業發展目標。力爭通過3年時間打造國內氫能產業創新研發、生產制造、示范應用引領區,為把武漢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氫能產業基地打下堅實基礎。
(1)能源鏈。突破工業副產氫、常溫常壓液態儲氫、超高溫垃圾轉化制氫、電解水制氫等技術應用,培育5—10家制氫(氫源)、氫儲運重點企業,在滿足我市自用氫氣的基礎上,實現氫氣的批量對外供給。氫能基礎設施建設相對完善,建成15座以上加氫站,打造沿三環線、四環線加氫走廊。
(2)技術鏈。強化氫能產業基礎研發,突破燃料電池膜電極、燃料電池電堆、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、整車系統集成與控制、常溫常壓有機液態儲氫等關鍵環節,在氫能產業領域形成國內領先的關鍵核心技術。力爭燃料電池系統的額定功率達到120KW,燃料電池堆功率密度達到4.5KW/L,燃料電池汽車純氫續駛里程達到500公里,集聚一批國家、省、市級氫能與燃料電池研發和檢測、認證機構。
(3)產業鏈。強化軍民技術融合,以交通領域應用為引領,按照“十、百、千”輛的節奏,以城市公交車、城際物流車、中重載商用車為突破口,逐步應用到船舶、無人機、分布式發電等領域,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營規模不低于3000輛。培育和引進50家以上整車生產、船舶制造、膜電極、電堆、關鍵材料和動力系統集成等氫能行業領軍企業,氫能全產業鏈年產值規模位居國內城市前列。